市科技局针对“五类问题”采取“五项措施”扎实推进“两型”机关创建
自进一步优化全市营商环境工作开展以来,市科技局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及时组织动员,周密安排部署,迅速启动实施,紧盯民心所向和民生所需,以办事时间压缩了多少、所需材料减少了多少、办事群众少跑了几次路为标准,出实招、见实效,以“五项措施”为抓手,着力解决“五类问题”,积极推进“两型”机关创建工作。
一是做到亮牌服务,帮助办事群众和企业解决“找谁办”的问题。按照市“两型办”统一要求,及时制作“科室职能牌”19面、岗位桌牌27个、人员工牌27个。“科室职能牌”悬挂于各科室内醒目位置,全面公开各科室工作职能。“岗位桌牌”摆放于个人办公桌外侧,主动公开办事人员姓名、职务、联系电话和工作职责,方便群众办事。“人员工牌”工作期间全程佩戴于干部职工左胸前,主动亮明干部身份,接受社会监督。
二是落实首问负责,帮助办事群众和企业解决“谁负责”的问题。制定了《庆阳市科技局首问责任制度》,明确了第一个接待人员即为首问责任人,若2名及以上工作人员同时在场,则职位最高者、业务主办者或工作时间最长者即为首问责任人;要求首问责任人要热情接待、耐心解答办事人所提问题,或帮助引导办事人到有关科(室)处理所提问题,不得以任何借口推诿、拒绝、搪塞办事人或拖延办理时间;规定首问责任人在规定时间内办结承办事项,若手续不完备,则一次性告知办理所需材料,能现场补齐的现场帮助补齐,无法现场办理的必须细致、准确说明原因,并指导补齐手续。
三是严格限时办结,帮助办事群众和企业解决“短期办”的问题。严格执行行政许可法有关规定,严守各个政务服务事项法定办结时限,坚决杜绝超限受理、超时审核、超期办结等现象发生。同时,从减少办事环节、减少申报材料入手,有效压减了办事时限。目前,承办的2个公共服务事项全部取消“初审”环节,2个行政确认事项办理时限全部压减75%以上(其中:技术合同认定登记事项由法定30个工作日办结时限压缩到5工作日承诺办结时限,市级科技成果登记事项由法定20个工作日办结时限压缩到5工作日承诺办结时限)。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