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论文写在环县的大地上
今年以来,为深入实施强科技行动,全面推进农业提质增效和农村科技迭代升级,环县农技中心采取“抓点试验、抓片示范、抓面推广”的服务模式,积极推进人才下沉、科技下乡、服务进企,为农业发展注入科技动力。
人才下沉,让科技在泥土里生根发芽
农村发展最缺的是人才,农民致富最盼的也是人才。
习近平总书记说,科研人才都应该到生产的主战场上去。
把先进技术带到广阔的乡村田野,让科技强农意识在广袤的农村生根发芽!正是基于这个朴实的信念,环县农技中心制定了下基层奖励机制,从制度上保证了科技人员下沉一线、服务基层的积极性。春节伊始,单位20名专业技术人员就响应号召,走出机关,走向农村,走进田间地头、村庄农舍,查农情,看墒情,发资料,搞培训,保墒增温,控旺促弱,病虫防控,用心用情教农民用最新技术呵护苗木返青、分蘖、拔节、茁壮成长;测土壤,作规划,引良种,教良法,间作套种,防旱防霜,锄草追肥,绿色防控,倾心倾力给农业注入科技力量。时光在奋进中流逝,苗木在汗水下浓盛,脚步不停,只因使命在肩,技术的力量在他们匆忙的脚步中嬗变为丰收的梦想。
在此同时,针对人员少、力量弱、自身技术体系老化的不足,农技中心积极引力借力聚力,想方设法开展技术协作,与兰州大学,甘肃省农业科学院,庆阳市农业科学院等科研院校形成了合作关系,引导农村先进实用科技成果入乡转化,形成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上下联动、协同推进”的工作格局,为脱贫攻坚和实施乡村振兴提供了科技支撑。
示范进村,让传统农业绽放科技之花
文章满地醉桑麻,科技兴农富万家。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建设农业强国,利器在科技,关键靠改革。”
县级农技中心就是手握“利器”攻克制约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难关的战斗堡垒,是链接先进农业技术与生产实践的纽带,是用技术推动农业提质、用产业助推农业增效、用行动引领农民增收的平台。为了让“科技”真正扎根黄土地,环县农技中心在县科技和农业农村部门的支持下,结合环县产业实际,把选育培养环县当家品种、研究集成地方丰产技术作为当前农业技术推广的关键措施,在面对面讲、手把手教,把先进农业科技成果和现代理念带给农民的同时,抓点试验、抓片示范、抓面推广,2023年共建设百亩农业试验基地4个,引进试种牧草、小麦、杂粮、豆类、玉米等品种94个,开展综合技术试验27项,建成玉米大豆带状种植、大豆单产提升、玉米高质高效等千亩示范点10个 ,示范面积3万亩,为环县农业创新发展迈出了关键性的一步。
服务进企,让农业产业进程动能十足
产业振兴是全面乡村振兴的强劲动能。农业企业是引领产业振兴的“火车头”。科技创新是助推农业产业与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加力器”。
为了扮靓环县农业的“金字招牌”,跑出农业产业化的“环县速度”,环县农技中心果断“亮剑”,把指导和服务农业科技型企业当作主要抓手,紧盯农业产业发展的关键环节和农业企业的技术需求,把先进适用科技成果、新型商业模式等引入到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实践中,共指导服务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4家,县级以上示范性合作社15家,积极帮助他们解决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实际难题,为农业发展、农民增收、企业增效注入了科技动能。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