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长者专区>庆阳科技>详细内容

庆阳市科技局“四项措施”持续优化科技创新生态环境

来源:庆阳市科技局 2020.09.08
字体:

32px

22px

18px

  • 12px
  • 14px
  • 16px
  • 18px
  • 20px
  • 22px
  • 24px
  • 26px
  • 28px
  • 30px
  • 32px
  • 34px
  • 36px
  • 38px
  • 40px
  • 42px
  • 44px
  • 46px
  • 48px
  • 50px

庆阳市科技局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十九届历次全会、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视察甘肃重要指示精神,深入落实省、市科技工作会议精神,紧扣国家政策导向和全市产业基础,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核心,以提升核心创新能力为重点,建立健全科技创新政策机制,不断增强科技创新能力,持续优化科技创新生态环境。

一是发挥政府主导作用,不断完善科技创新政策体系。结合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市大政方针,市委、市政府层面密集出台了《关于实施科技创新驱动战略 推动创新型庆阳建设的意见》、《庆阳市关于支持科技创新的若干措施》、《庆阳市推进县域创新驱动发展实施方案》、《庆阳市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行动方案》、《庆阳市关于落实以增加知识产权价值为导向分配政策的实施方案》、《关于加快甘肃庆阳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建设的意见》、《庆阳市科技计划改革的实施方案》、《关于深化项目评审、人才评价、机构评估改革的实施方案》、《庆阳市深入推进科技特派员制度的实施方案》、《关于优化科研管理提升科研绩效若干措施》等市级支持科技创新改革的政策性文件16个,出台市级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星创天地、科技成果登记、科技创新战略联盟等平台载体认定管理办法5个,出台实施科技支持精准扶贫、乡村振兴、生态产业发展实施方案3个,进一步提升了全市科技创新的活力和创业创造热情。

二是发挥企业主体作用,积极建设科技创新平台载体。突出企业主体,整合科技资源,着力搭建科技合作、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平台,支撑科技创新高质量发展。至目前,全市获批国家农业科技园区1个,省级农业科技园区2个,累计认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2户,创建国家星创天地2个,省级技术转移示范机构2个,省级工程技术中心3个,国家和省级知识产权优势企业5户,省级科技创新型企业6户,省级众创空间2个,省级企业孵化器1个,培育市级工程技术中心17个,市级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4家。广泛开展中小企业研发成本补贴工作,推荐庆阳中庆农产品有限公司等9家企业申报享受省级中小企业研发成本补贴。与金融机构深度合作,开展金融支持科技型企业融资贷款行动,帮助企业应对疫情减低融资成本。通过一系列务实措施,进一步提升了企业技术研发和自主创新能力,企业在科技创新中的主体作用更加凸显。

三是拓展科技合作领域,探索产学研用结合新模式。按照“优势互补、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原则,持续扩大科技交流合作的广度和深度。先后与中科院、同济大学、兰州大学、甘肃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河北农业大学等30多个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建立了科技交流合作关系,初步探索出科技顾问型、项目带动型、技术依托型、示范辐射型、智力补充型、技术入股型等六种科技合作与交流的形式,政府引导、企业为主、市场运作、研发对接、金融支持的多元化、多维度产学研结合机制初步形成,科技合作成效明显。共引进新技术、新产品、新品种180多项,实施科技合作项目100多项,引进外国人才27人,澳大利亚畜牧专家戴维德.奥斯本博士荣获2019年甘肃省政府敦煌奖。采取“企业为主体,政府政策保障,院所技术支撑”的“政院企”三方合作模式,组织甘肃同兴工程项目管理咨询有限公司与中科院近物所签订科技合作协议,在我市联合建立稀有材料实验室、新型储能装置实验室和人工智能实验室。

四是发挥科技人才优势,助推精准扶贫脱贫。按照扶志与扶智、输血与造血相结合的方法,以科技助推产业发展为突破口,集聚创新成果,整合科技力量,加大示范引领。全市以累计选派科技特派员9175人次、选派“三区”科技人才250人次,组建科技人才扶贫团队42个,实施科技开发项目61项,服务贫困村537个,服务企业、合作社、农民协会等机构62个,创办领办企业、合作社、农民协会6个,建立示范基地20个,举办各类技术培训班245场(次),培养科技明白人800多人,培育科技扶贫示范村24个,实现了建档立卡贫困村科技特派员全覆盖,科技助推精准扶贫工作成效显著。累计向定点帮扶村(环县小南沟乡连家川村)投入帮扶资金44万元,投放白瓜籽取籽机、苜蓿收割机等必要农机局,免费提供黄花菜根 21.3万株、白瓜籽种子500袋、抗旱丰产玉米种子456袋、幼鸡苗5300只、放化肥460袋、生物有机肥727袋,推广栽植黄花菜150亩、种植白瓜籽300亩、玉米300亩,培育壮大了该村致富产业,有力助推了该村提前一年整村脱贫摘帽。在去年商定科技人才交流培训、环县饮用水和污水处理提升改造等东西部扶贫合作事宜、签订合作协议3份的基础上,今年在津企陇上行暨产业扶贫座谈会期间,组织召开了津甘东西部科技扶贫协作签约仪,签订奶牛(羊)产业、苹果技术研究等方面的科技支持合作协议4份,建立了持续稳定的合作关系,为推进科技领域东西部扶贫深度协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